
西北角·中國甘肅網記者 程健 王衛科
2025年“全國網絡普法行·甘肅站”活動啟動儀式上,原創網絡普法情景劇《法承初心》驚艷亮相,以獨特視角展現紅色法治文化與現代數字科技的交融碰撞,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法治盛宴。
紅色基因對話數字文明 凸顯法治為民主題
《法承初心》緊扣紅色法治文化傳承與數字科技賦能核心,開啟跨越時空的法治對話。
劇中,1943年陜甘寧邊區搶婚案中,馬錫五審判方式秉持“深入群眾、就地解決”理念,展現對婦女權益的早期保護,與當下《民法典》婚姻家庭平等原則遙相呼應;新時代場景里,法官張小燕運用AI追蹤網絡詐騙,生動詮釋《數據安全法》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的技術治理邏輯,與馬錫五審判方式精神實質一脈相承。
劇中矛盾沖突鮮明,封彥貴買賣婚姻與《陜甘寧邊區婚姻條例》的沖突,呈現歷史法治變革;網絡騙婚與法官“大數據追蹤”的較量,凸顯現代社會法治挑戰。
巧妙的是,“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‘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’”這句臺詞,將毛主席給馬錫五的題詞與習近平法治思想金句緊密相連,凸顯法治為民主題。
三幕時空嵌套 展現戲劇張力
該劇采用三幕式時空嵌套結構,明線從1943年邊區搶婚案延展至2025年網絡騙婚案,展現法律對弱勢群體保護的傳承;暗線從馬錫五的窯洞法庭過渡到張小燕的時空法庭,體現法治為民理念下的技術迭代。
時空轉換手法精妙,窯洞法庭的土炕、煤油燈與云端調解室的電子屏、AI投影形成反差,手寫判決書與電子簽章系統對比盡顯時代變遷。馬錫五的旱煙袋與AI數據流交融,寓意“人機協同”的未來司法愿景。結尾“法”字篆體火焰,將傳統書法與數字特效完美結合。
技術賦能沉浸式 凸顯地域特色
藝術創新上,《法承初心》借助網絡技術,設置時空之門實現穿越對話,利用電子簽章系統完成云端調解,通過AI遠程查看證據和法律條文,帶來沉浸式普法體驗。
音樂與方言運用巧妙,以隴東民歌《繡金匾》旋律貫穿,采用隴劇對白和隴東方言演繹,增添地域特色。
深度挖掘資源 實現多維普法
該劇深度挖掘甘肅慶陽紅色法治資源,以“劉巧兒原型”封芝琴搶婚案為切入點,彰顯慶陽作為馬錫五審判方式發源地的重要地位,以網絡騙婚案為現實映射,展現技術治理實踐。
普法價值上,分層設計清晰。認知層面,借歷史與現實案例普及《婚姻法》《反電信網絡詐騙法》;實踐層面,展示AI追蹤技術證據固定流程,引導公眾留存網絡交易憑證。情感共鳴構建巧妙,激發觀眾對平等價值觀的認同,傳遞“技術向善”的法治信仰。
《法承初心》通過創新舉措構建視覺敘事鏈條,讓觀眾感受法治力量。這部情景劇已然成為全國網絡普法行系列活動中獨具特色的“甘肅樣本”。

- 2025-08-19京津冀甘優秀攝影作品展在天津武清區開幕
- 2025-08-19【小隴畫報·401期】張家川:探尋關山古道 邂逅牧場風光
- 2025-08-15九色甘南香巴拉·瑪曲第十六屆格薩爾賽馬會開幕
- 2025-08-14羚牛現身白龍江博峪河保護區






